目前分類:其他寫作教學分享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寫作真煩惱
(不知道、我沒有、沒感覺)

 「不知道、我沒有、沒感覺」,是一句容易把大人逼瘋的魔咒,寫作文的時候,往往這一句說出口,父母或是老師便顯得憂心忡忡,他們會很用力的想,很盡力提醒:「不可能啊!你不記得上一回我們全家去……嗎?我們一起玩了……,這就可以寫在裡面啊!」媽媽會在旁叮嚀。「難道你沒有看過童話故事嗎?小飛俠彼得潘是一個……,一群孩子一起住在回憶島,這是……的故事啊!」老師也努力幫忙。

 這個方法挺好用,每個人都想幫你,每個人都在為你出主意,只要聳聳肩,搖搖頭,最後自然有好的點子、好的故事捧在面前,你只要順勢寫下即可。殊不知久而久之,這是對生活周遭認知貧乏的開端啊。就好像一堵蒼白的牆,對路過行人視若無睹,即使有陽光、雨水或是彈跳而來的小皮球,也被你堅硬的外殼給擋了回去。

[解決方法]
 若想要改變,試試真正當媽媽的乖兒子、乖女兒。不是那種凡事十指不沾陽春水,只要把功課管好,其他一概不知不做的功課機器。而是多一點責任感、加一些好奇心。跟著做家事,還可以思考如何將家事做得省時省力並有好結果;家中有需要解決的小事物,嘗試思考解決之道,實際做做看,理解當中複雜的狀況,並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試著注意周遭人物的狀況,感受感知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情緒心靜、他們背後可能的故事等等。

 由此一來,家中活動跟著一起安排、校內活動一起準備、你的眼將看向自己和成績之外,甚至也因此必須加入溝通、討論,進而了解別人的想法思維,發覺周遭人物互動、事物變化,看事情的觀點也較不受侷限。

 於是,遇上各種不同寫作題材,你有能力獨立思考,增加連結生活經驗舉例的可能性,敘事性的描述對你來說,將會是小菜一碟呢。所以下一回,你已經不需要再說「不知道、我沒有、沒感覺」了,你恐怕會說「可以寫的事物太多了,到底該怎麼選、又怎麼安排,才可以寫出精彩生動的好文章呢?」

 然而,那又是另一種煩惱了,我們下一回季刊,再見分曉吧。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118期夏季電子報。(2017年6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根寫作廚房

 寫作廚房這個標題,乍聽之下,或許會讓你有美食文學的想像。好比韓良露的《食在有意思》,在紐奧良吃海鮮三寶飯、談巴黎的法國麵包、寒冷的冬天裡來一碗托斯卡尼蔬菜湯。那多彩的食材,細膩的烹飪,還有美味令人咂舌的口感,讓即使未能享用的讀者,彷彿也置身其中,親身體會食物的美味與美妙。

 不過,騙倒你了。
 這可不是在談,如何用「培根」(煙燻火腿)來做菜的故事唷。

 我想談的培根寫作廚房,是如同日本文學作家村上春樹般,村上春樹曾說他的寫作生涯是從廚房開始,而培根孩子們的寫作生涯,則是從這小小十來坪,簡單卻挺溫馨的培根教室開始。

 來培根的每個孩子,都是新任的小小廚師,面對一個鍋(稿紙)、一把菜鏟(鉛筆)。一開始學最基本的──準備食材(將和主題有相關的事物,從腦海提出備用,去蕪存菁);接著開始思考煮菜順序:熱油鍋、蒜爆香、不易熟的先下鍋、熟得快的之後加入……。(寫作首先得告訴讀者談此事的緣由,說明看法,舉例證明想法,而後給予感受和建議……。)年紀小一些的,從簡單的菜色學起。學著寫一封可愛的信、用放大鏡找生活的種子、當小小建築師、描寫找尋寶藏的藏寶圖。年紀大一些的,從生活體驗寫起,說明一句讓人聽了不舒服的話語、發現自己的思考路線和理由、生活事物的變化和啟發、思考許多該做與不該做的事等。更成熟的孩子開始描繪實景現象,人物的精緻刻畫、地方景物的細緻說明、書本事物的本質與內涵、社會現象的感觸體認。

 問題是,即使準備了食材、調味料、還有好的鍋具。沒有一雙巧手、一份巧心、發揮耐性和獨創性,還有不斷的嘗試練習。好菜是不可能出爐的呢!

 那你問,老師是做什麼的呢?在這樣的對應中,老師該算是廚房裡的大廚、老師傅。傳遞經驗、技巧和刀工。要知道火候和比例這樣精細的計算,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呢!廚師們要出師,可是得經過六、七年的經驗累積,才能獨當一面。寫作者也不遑多讓,沒有個三、五年的奠定基本功,如何寫出文情並茂的好文章?

 這樣說來,原來煮菜跟寫作,似乎是本質相似的事物呢!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117期春季電子報。(2017年3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作的一帖好藥

 這一陣子的課程有許多能力培養是和觀察寫作有關的。觀察對於寫作者的重要性,就好比敞翼於高空的鳶鷲需要一對銳利的眼。

 人物的形象動態、環境居住的場景、光影顏色的搭配變化、遠近距離的差異感……,擁有觀察生活周遭事物的能力,寫作才能夠更貼近真實,更飽滿有具象感。

 二年級的孩子們看「三個和尚」。學習描述小和尚很勤奮認真的抬水,自在的唸經禮佛;描述高個子和尚帶著花撲蝴蝶,和個子小的小和尚一腳高一腳低的抬水上山,只差沒打翻了;最後描寫胖胖的和尚把水給喝了精光,卻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的,不願再去抬水的情境。

 三年級的孩子手牽手,來到附近小巷弄。古老的石坊街小部分保有當時古樸原貌,石板地、木造窗、屋頂瓦片褪了顏色……。「刺骨寒風吹在身上,我們都快冷死啦!」注意體感溫度的孩子叫道。「聖旨」、「天旌節孝」、「牌坊上有些字被風雨磨平,可是還帶著深遠的意義呢!」對於視覺觀察不落人後的孩子有這樣的發現。踏出教室的觀察,往往帶給孩子們新鮮感與好奇心。

 Albert William Ketèlbey所著,帶著濃厚異國風情的「波斯市場」是四年級孩子們的一次音樂饗宴。中板A小調樂章中敘述著古波斯場景,熱鬧的市集裡叫賣聲、表演聲絡繹不絕、駱駝商隊的出現、皇家出巡的陣仗、圍觀群眾、哀傷的討乞者。隨著樂章流逝,一幕幕景象彷彿刻畫在腦海中,由聲音而起的想像,更是無邊無際。

 人物專訪是五年級的大挑戰。人物形象的摹寫、對談時神情口吻、對比印象與真實的差異性、推想話語裡蘊含的深意等。孩子們從自我為中心,拓展至身邊的人物。用眼看、用心聽、深深的感受體會人與人對話的樂趣。「訪談後我發現柔茵同學是個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的人,因為她想要考到一所好學校,完成夢想,達到自己的目標。」洪妤訪談後寫下了這樣的結語呢。

 六年級已然來到觀察寫作的高段班,從動態的影片中,如何擷取可聚焦的片段?它是灰飛煙滅的煙火、它是潮起潮落的流水、它是火樹銀花高掛星空的燦爛一瞬、它是滿山遍野一葉知秋的火紅楓樹。隨著角度心情、隨著光影天氣、景物變換目不暇給。這般的瑰麗情景,如何細緻描述,才能讓讀者有如親臨?

 觀察能力可以從小處培養起,身旁的一花一葉,周遭的街景人物,班級中人物動態,鄰里間街坊互動……。開放五感,不將自己囚禁在遊戲功課當中,觀察使你思考,有所聯想與觸發,的確是提升寫作的一帖好藥。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116期冬季電子報。〈2016年11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一談五感寫作

說起五感,很多孩子已然點頭。
「我知道!就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觸覺嘛!」說的沒錯,的確這是人的感官中最直接,也應該是最容易啟發注意力的部分。

所以在我們低、中、高年級的教材中,常出現類似的觀察和描寫。有時是帶著孩子們搓湯圓,從白細平滑的麵粉開始,加入水分和成麵糰、雙手快速搓動,一粒粒圓滾滾的白胖小子們落在滾動的熱水中。有時是神祕箱,罩起眼罩摸著黑,孩子們體會不能視物的感受,聽覺和觸覺更靈敏了,摸到的是刺刺如針扎的鬃毛刷子、摸到的是軟綿綿毛茸茸的大白兔子、摸到的是方方正正有著軟鍵的遙控器、也可能摸到的是不規則形狀但是塑膠材質的釘書機。從觸覺中引發記憶聯想,搜取生活中可能接觸的印象。

藉由各種感官練習,孩子們對生活事物的觀察力提高了,感受力也增加不少,進入文字表現時,更可以提升寫作的生動與活力。

好比電子報內頁的安儀同學,雖然才國小二年級,卻已能清楚地描述所見的情景「一大片草地」、「紅的花、白的花……」然後加上聯想「像草莓、像奶油……」同樣的,四年級的翊睿在文章中寫道「一路上我看到紅燈綠燈從我眼前閃過,到了教堂再來個急轉彎……,突然間聞到噁心腐敗的味道,原來是有位老奶奶正在倒牛奶……」藉由視覺、聽覺描述,畫面感十足啊!

到了高年級、國中階段,文章若以單純敘事,不免單調薄弱。能適時運用五感的孩子們,很快能捉住事件發生時的動態,再雕琢以文句、修飾以譬喻,令人身歷其境的表現法,往往使人嘖嘖稱奇,這真的是國中生可以描繪出的景致嗎?

五年級的若彤形容父母的改變,曾經是「擁有一頭烏黑頭髮及強壯體魄的帥哥」,現在則「拖著沉重腳步……頭頂冒出幾根白髮……」她看見的改變是藉由視覺描述而體會感受的。國一的君彥將新竹百年難得一遇下冰霰的景象描繪成「一堆小小的白色圓柱顆粒」,誘發對於這奇異現象的反思聯想,同樣是以視覺觸發感受的描述方式。國三的御鵬更是將西湖之美細緻的描繪出來「夜色中的湖……閃著粼粼的光芒,……蓊鬱的樹叢與小丘一同傍著湖。黑壓壓的一片,看不見邊界,卻讓湖岸多了些廣闊……」。

越高段的文筆,既要敘事又得抒情,還要論述探討,這當中重要的一環,便是藉由五感的摹寫,繪聲繪影,幫你達成目的了。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113期春季電子報。〈2016年3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字中我們的吶喊

班上的同學,在寫作的時候哭了。

他說:「我想念我的姐姐!」
她說:「我沒有朋友,他們都排擠我、疏遠我,我好難過!」
他說:「爸爸要拿棍子打阿姨,我嚇得把阿嬤找來,才制止這件事。」
他說:「我討厭他們,想要打他們一頓、罵他們髒話。」

成熟的作者使用優美的詞句,洗鍊的筆調。
我們懂得用舉例的方式說明想法,我們有了論點,還能寫出意境抒發情感。
這些是寫作的手段,寫作能力。
然而包裝在裡面的,是一顆顆易感的心。

批閱著文章,我們看見一個個寫實的生活景象。學校的競爭、同儕壓力。家人間互動、關懷或爭吵。
年紀小的孩子們,內心有很多不安,不知如何開脫。大人們眼中的傷春悲秋,雞毛蒜皮點大的小事,在他們眼中,有如墜入山谷,無法再度爬起。

約五年級的時候,我寫著「如果可以的話,我不想回家。那個時候,我寧可有補不完的習,明明最討厭數學課,我也可以在寫完練習後留在教室裡磨磨蹭蹭,只因為想要延遲一點回家的時候。」「那是個冰冷的地方,他們彼此不說話,不想在我們面前吵架,我只能把自己埋在被子裡暗暗哭泣,偶然被發現的時候,只說是因為做了噩夢的關係,這樣他們就不會知道我其實是這麼的害怕與傷心。」

爸爸和媽媽們,會看孩子們的作文嗎?
在看的時候,是挑著裡面的錯別字、責怪字跡整齊與否,還是怨嘆著為什麼不懂得使用成語、起承轉合,文章該有的脈絡到底在哪裡?

以考試為導向的觀點,是的,這些很重要。
但若以表達內心觀點,那些真的微不足道。
藉由文章能看到的,遠比表面上的多得多。

如果想要了解你的孩子,你應該輕鬆的看,以同理心的目光。
不管裡面報出了多少家庭內幕、內心的糾結與學校紛擾。不要急著去問去找答案,或者想要干預解決。
因為只要你開始介入,孩子的真心話,就會越離越遠,有一天,你將再也聽不到,他真正想說的話。

你要學著等待,聲東擊西。
碰到適當的時候,教導他處理事情的準則與道理。
然後相信你的孩子,有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有面對打擊的韌性。
他或許還是會受挫,會有失落,然而他能一次又一次,學習調整,然後會再站起來。

然後有一天,他會感謝你的耐心陪伴,還有……你為他準備的一枝寫作的筆。
讓他在無法言語的時候,有個傾訴的出口,讓他稚嫩的內心裡,有座強大的橋。
搭著文字的橋,他來到彼岸,跨過青澀年華,回首從前,也為過往曾經危險的自己,露出微笑,雲淡風清。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107期秋季刊電子報。〈2014年8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根夏日驚艷

    一○二年暑假的培根,有如外頭烈日艷陽赤焰翻滾般的,我們的暑期活動,也進行的強強滾。開課前或許擔心的──每天都寫作,是否會壓力太大?這樣的問題竟沒有發生,反而像呼吸一般自然,時間一到,自動自發,筆尖運轉著,一段段想法、一篇篇故事,自眼前展開。

    然後我們發覺到──寫作就是生活經驗,也是思想的描述。

    暑假課程中有許多第一次接觸寫作的孩子,他們有的是只有暑假有得空閒,好歹來填個鴨,把自己吃「肥」一點;有的是年紀到了,文筆思維的能力卻無法在實際中呈現,引起大人們關注與憂心。他們默默的走進來,帶著怯生生的面孔,緊張而無措的,不知這個即將打開的「潘朵拉盒子」中,是否會蹦出什麼令人畏懼和恐慌的事物。

    然而,我們不只是要教會你,還要帶給你不畏懼。

    生活中發生了許多細瑣的事,一不注意,就滑了過去。我們教你如何運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內心的「感覺」來記憶與回憶。

    中年級密集班的以樂,回想起夏天裡吃西瓜冰涼的口感,於是創作出一首小詩:「夏天的西瓜,香甜又美味。在春天把種子種下,等它長出來,不要吵醒它,因為夏天,它會帶來好喝的果汁。」這是不是很可愛呢?

    而高年級密集班的言蓉,則運用了嗅覺帶入回憶的殿堂:「走進醫院,可以聞到令人厭惡、害怕的藥味和消毒水的味道,走著走著,讓我想起在醫院的時光。在醫院時,一邊聞著可怕的血腥味,一邊聽著媽媽的安慰聲,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稀飯……手術的那天,我被護士推進手術房,聞著像是鳳梨的麻醉劑,漸漸的睡著,我醒來時,一邊聽著媽媽的加油聲,一邊等著出院的那天……。」藉由感官的記憶,回憶從前,對於情境的描述更豐沛、更有畫面了。

    國中班的哥哥姐姐們則接受了更進一步的挑戰──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種將個別學生組成小組或團隊,然後藉由成員間的合作以達成特定教學目標的策略(Ellis, 2001)。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證實它比競爭式(competitive)學習或個別式(individualistic)學習,更能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合作技巧的表現(Johnson,Johnson, & Stanne, 2000Slavin, 1994)。

    然而對於台灣的學生們而言,合作學習是困難的,大部分的學生不容易拿捏該於何時、何種情況下、將自己擺在何種位置。比起單一的獨立思考、執行,在合作學習時,他們必須盡可能的闡述自己的想法和同儕交流以達到互利之效,學生們無法再將自己藏在角落中隱身於無形。

    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必須共同完成所交付的任務,並以小組的成果為主要目的──唯有團體的成功才能達成個人的目標(林麗霜,2005)。每個人一方面都必須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幫助其它的成員達成目標。

    國中班的課只有短短的十八個小時(共六天),然而他們成功的共同研討了三種不同的素材:理查‧費曼的啟示、金庸的笑傲江湖、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隨著老師引導,在閱讀歷程中尋找著寫作相關的線索,接著整合閱讀與同伴個人的體驗,分享、分析以及說明描述。藉由這樣的訓練,同學們似乎茅塞頓開,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思緒一下子清明了起來。這樣的展現,著實令人驚喜啊!

 

※102年暑假密集班學生作品欣賞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103期秋季刊電子報。〈2013年4月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蛇」氣十足 - 我們什麼都能寫

    緊湊豐富的寒假密集班在同學們的笑顏中,畫下完美的句點。一開始微蹙的眉峰,忐忑不安的情緒,很快的在自由歡樂的討論聲中,被沖淡了。

    低年級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 嘗試練習使用所學的國字和 注音,將他們想說想寫的事物 , 一字一句的表現出來。由於不使用制式稿紙(A3大的顏色紙上),同學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分類,有的中規中矩,拿著尺分隔劃線;有的十分隨性,大筆一揮勾出了方格,便也寫得暢快。

    在說明文體,介紹自己家的浴室時,同學們紛紛搶著說出自己家中浴室的特色,有的是乾濕分離式的,有的浴室裡裝有電風扇甚至暖爐,讓大家聽得嘖嘖稱奇,搭配上風格獨具的浴室簡圖,更是一目了然了。在這當中,同學們最喜歡的寫作莫過於說故事(敘事文體)了,在討論童話故事時,由於各人所聽的版本不同,你一言、我一語的為故事加油添醋,反倒增添了許多趣味。

    最後引起高潮的是一個叫做『故事骰子』的遊戲,老師帶來了九個分別以不同圖案代替點數的骰子,同時擲出骰子時,會出現九種不同的圖案,而同學們則運用想像力將圖案依照自己編出的順序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特殊又有連貫性的故事。最棒的是,除了編故事之外,同學們還一起研究討論,並將『故事骰子』的玩法清楚的描述了出來,這對低年級的同學而言,實在是很不容易啊!

    中年級同學們學習如何運用『思考地圖』作為寫作的起點。事件中的人物、時間、地點、發生的成因、經過、結果、之後的反思、建議等,按照主題所需,有的時候他們會專注於地點的描述,有的時候強調人物的動態。為了讓同學們描述更順暢,很多時候老師會適時的補充可用的連接語詞:雖然…但是…/又…又… /有時候…也有的時候…等,讓同學們不會有詞窮之感。

    在以冬天為主軸的討論聲中,同學們很快的抓住擬人的轉化思維,有的站在葉子的角度思考對冬天的感受、有的則想像自己是遷徙的大雁,推測面對酷寒的氣候可能的困擾和不便、還有的同學甚至想像自己是件保暖衣物,被披在最外層直接面對風雨的它,又該有什麼想法呢?多角度思維和擬人法的運用,讓文章呈現出繽紛的樣貌。

    很難想像中年級的同學可以將複雜的情境和人物描寫的精采並有條理,這群優秀的孩子們做到了,當然前期作業是很重要的。隨著老師的提醒,眾人彷彿來到了傳統市集,眼前是各種叫賣的攤販、各個年齡層、身分各異的群眾、有賣花的、賣生肉海鮮的、賣水果糕餅的、賣熟食零嘴的……。人們或許走走看看、或許揮手殺價、店家的吆喝聲、播放音樂的混雜聲、問價的詢問聲、甚至可能有的是貓狗追逐的吵鬧聲。種種面向交織,描寫成一片熱鬧繁華的市井生活。

    高年級的同學們可真不得了, 除了得靈活運用『思考地圖』的寫作思維,還加上了感官的觀察、體會與描述,所以不光是具體的事物描述,連抽象的思考連結線也順利的搭上了。以探討『快樂』為例,有的同學將快樂的感受細細分析,找出了溫暖、成就感、自由平和的心境,進而說明在何時何處曾有過的感受;有的同學則以地點為劃分,似乎秉持著只要你願意,快樂處處可尋。

    很明顯的,高年級同學的筆觸更有開創性,同樣的主題,因為討論觸發了不同的想法,以致於可選擇的方向和思維也增加了。同樣是『風』的主題,擬人化的寫法呈現了萬物隨著風擺動的姿態,或者是隨風而起的葉片與樹枝,在風的行進中所聽所見的景象;寫實派的作風也有,描述著風城新竹的景象的、呈現颱風迫害的慘況的、甚至還有聯想至電影「追風者」的同學們呢。

    比起隨意想像,高年級著重於寫實技巧和思考。參觀了廟宇後的所見所思、回顧來訪者與做客者的互動情景、坐在電視前的「沙發馬鈴薯」的動態、和不同人物性格所產生的特色與魅力……。好文章有如雨後春筍,有礙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真是十分可惜哪!有興趣的同學、家長們,或許可以進入培根網頁好好欣賞囉!

※102年寒假密集班學生作品欣賞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101期春季刊電子報。〈2013年3月5日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旅行寫作

    一步一腳印,凡走過者必留下痕跡。
    你是個喜歡拍照片留下紀念的人?去四處大啖美食以吃遍四方留下記憶的人?
    或者和我們一樣,喜歡以圖畫、文字靜靜捕捉生活的人?

    現代家庭裡,旅行常常發生。今天去花蓮太魯閣、明天去墾丁大鵬灣、距離短一點的可能是北埔、內灣一日遊,時間長一點,爸媽帶著日本北海道玩一週,還有可能飛越太平洋,暢遊美國迪士尼樂園……。你問我怎麼去?那還不簡單!首先老爸開車,到機場和導遊會合出發。接著遊覽車會帶我們到住宿的大飯店,吃的是Buffet自助餐,各個景點有專人介紹說明,我們負責的是大快朵頤、擺pose拍照、還有買個小土產送禮。

    多麼快速便利啊!多麼容易讓人遺忘啊!

    同樣是旅行,是不是可以更深刻有意義?
    我們想,這一回旅行,讓你當嚮導。你們是規劃路線的人、是預訂旅館買門票車票的人、是那個必須思考所有可能的突發情況並且事先做好安排的人、也是那個可以商量討論有彈性的人。

    小組不大,大約八至十人,有的朋友你認識、有的人可能是你第一次見到。你們帶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來,有著不同的思考與邏輯,你們有共同的目標:完成一次獨立自主的旅行,也知道這可能需要經過多次的溝通、交談,甚至可能會有意見不合、無法達成自己理想的狀況出現。然而一次次學習溝通、學會分享、理解判斷事物的準則,拿掉不必要的菱角,你的行囊中會多出歡笑、勇氣與自信,然後發現生活中,有這麼多可愛、可敬、可能的人事物,圍繞在身旁。

    這段旅程中,可能學習到的能力是什麼?
    收集資料的功夫、分析與統整性思考、觀察記錄的能力、溝通對話的能力、面對狀況的應變能力、忍受不便利性的能力、自主與判斷的能力、如何運用好EQ……。

    這段旅程中,可能面對的困難是?
    天候不佳(過熱/下雨)、住宿與交通問題、身體狀況不佳、意見不合。

    這段旅程中,可能得到的快樂是?
    學會面對解決問題、獨立自主的成就感、領會旅行的美感、和組員同甘共苦的革命情感、寫出心中感受的暢快感。

    現在,就讓我們帶著背包,頂著草帽,套雙好走的鞋,拿著規劃好的地圖日誌,深吸一口氣,走向未知旅程。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九十八期夏季刊電子報。〈2012年5月14日出刊〉 

暑期樂寫一「夏」之自助旅行寫作  課程簡介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思考寫作」一個讚!

    一個陰霾的冬日午後,從補習家教加強班逃離,安靜坐在角落。「你喜歡寫作嗎?」看著,對問題沉默。若非寫作測驗計分舉足輕重,他應該會改去其他可以賺分的地方,「這是以升學向的大環境啊!」我在心裡幫他回答。

    我曾經問過其他國中生:「為何來這裡寫作呢?」
    有的說:「要上國中了,得開始為基測作準備了……。」「以前日記寫不出來,被媽媽騙進來的!」另一個微窘地笑了。「我從小就很喜歡讀東讀西,報紙、漫畫、小說……什麼都讀。媽媽問我要不要上作文?我沒有多想便答應了。」

    進來培根寫作教室的理由不一,但是目標卻是一樣的。希望考試可以「沈佳芬」,不再提筆千鈞重苦苦尋思,不再視寫作為苦差事。可是在學校寫作,他感到孤立無援又困難重重:
    看到寫作題目先是腦中一片空白,沒有可寫的,也沒有特別的想法。再看看寫作要求『五百字』?要瞎編什麼才能達到?他頻頻咬筆桿、搔頭。想說的寫出來像白開水,想寫的字卻老生錯,好不容易掰個稍微滿意的內容。卻被學校老師「打槍」:主題不明、用字遣詞不精緻、長度不足……。評語比  他的文章長。春芽難耐嚴霜,缺乏成就感的工作,不知不覺成了苦差事。
    所以,他進入培根的寫作教室,希望得到幫助。

    在培根,我們使用Thinking Maps『思考地圖』已有十多年經驗,有效地幫助他解決寫作主軸與內容組織、修辭、句式等問題。

    舉『開學了』這個題目為例吧。步驟一:首先使用『Circle Map』(註一),根據主題,把腦海中跳躍性出現的所有想法都列舉下來。再看看這十來種的想法中,是否有哪幾個是有相關性的?例如:成績--考試--補習、同學--爭吵、改變--老師。將紛雜的想法整理之後,從剩下的幾個小主題中選一個最有印象、最想陳述的主題。


新學期新希望       新老師     


    步驟二:假設選取的是「改變--老師」這個小主題。這時可使用的是『Bubble Map』(註二)直接連結人、事、時、地、物之回想,以說故事的方式描述開學時發現換了一位新老師,所有的緊張、不適應的情況,還有對於不同要求與回家功課份量大增的困擾,接著思考是否可以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或者是給予新老師一些小小的建議,以幫助建立新老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當然你也可以使用『Double Bubble Map』(註三)比較新舊老師的異同,說明為何你比較喜歡某位老師的教學方式,或者是說話反應,他們的優缺點各為何,而基於已經更換老師的事實,身為學生的你該如何轉變心態,面對全新的挑戰和生活。

新舊老師  
    步驟三:判斷自己所選取的小主題,是否能有足夠的分量完成這份文章,如果不夠的話,重複步驟二,另找一個小主題作為分析主軸。如果份量已經夠了,那麼接下來便可以考慮寫作順序。是該用感嘆式的開頭來提高讀者的同理心呢?還是以詢問式的開頭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故事的鋪陳該先寫自己的驚訝與震撼,還是先描述新老師的外表、風格,亦或是從老師罵人的事件寫起呢?這個步驟基本上是全盤的思路清晰後,可以幫助自己安排規劃內容是否可以製造高潮迭起的方式了。

    如果還想多加個步驟四:此步驟我們可以繼續使用『Circle Map』,把整份文章當作主軸,通盤的思考可能可以使用的名言錦句。例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山不轉,路轉、事在人為、三令五申、一意孤行……等。當開始寫作時,便可以適時增添其中,增加文章風味。

    選取的小主題不同、連接不同型態的『思考地圖』進而激盪出來的火花也就完全不一樣了。同樣是『開學了』,可以變化呈現的風貌可是百百種。誰說寫作只是文字的堆砌站?誰說只有起、承、轉、合硬梆梆的寫法?

    改變慣性思考,插入『思考地圖』這個USB小碟,讓它幫助你運轉分析整合你的思維思緒,從一開始將步驟一個個呈現、安排規劃在紙上,漸漸的內化,成為思考的軟體。每回接受了新的主題,你的『思考地圖』軟體便會自動自發的運轉了起來。

    持續應用思考技巧的結果,於是你將發現,『那一刻,真美』、『轉個彎,我看見愛』、『夏天最棒的享受』。即使抽象、唯美、似乎還帶些知性與感性、以及經由真實生活體驗,寫給讀者一番人生哲理的表現,在過去屬於不可能的任務,他已能書寫自我所知所感,而且從容愉悅。

    寫作,使用Thinking Maps『思考地圖』輔助思考,他發揮了寫作潛能,在培根與優質的寫作社群在一起,分享創作過程與結果。走出培根進入學校寫作與考試,他沒在怕的。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九十七期春季刊電子報。〈2012年2月17日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作靈感

        都說寫作需要靈感,但靈感,到底是什麼? 
        是一觸即發的驚愕,是百轉千迴的感動,是見山是山,大師畫筆下的蕭蕭然,還是見山又不是山,哲學家筆下的沉思呢? 
        !!!!!!
        太抽象了,難道寫作靈感不能有步驟,沒有線索可循的嗎?作家們偷偷的笑了,有!當然有! 只是這些小撇步,小的你其實每天看到,卻視而不見的忽略掉了。

靈感線索(Ⅰ)藏在生活中

        喜歡寫作的人通常喜歡觀察人群。 
        這個人穿著光鮮,髮型亮麗,帶著LV的新款櫻桃包,腳下蹬著三寸尖頭鞋。坐在咖啡廳的顯眼處,點了一杯焦糖拿鐵,面前擺著一本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看著她明媚的外表,似乎不是會讀這麼艱澀書籍的人,事實上,她也沒看,只是將書本靜靜的放在桌面一角,啜著咖啡,一隻手時不時翻弄著書本,更多的時候是低著頭確認手機上的變化
        作家感受到了趣味性,偷偷的觀察著,然後有了無限幻想。
        人物的外貌、服飾搭配、場所、所在位置的時間點、同行的人物等等,都可以是作家好奇觀察的目標,也可能成為推理的好線索。 她為什麼一個人? 可能在等什麼人?表情如何?動作或者說話的態度,這ㄧ切,難保不能成為一個好的素材呢!
        不同的地方,可以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菜市場裡頭吆喝著的魚販、街邊轉角擺著兩籮筐的老婦人、放學時分三五學生結伴而行、車站裡頭行色匆忙的旅客、講堂上口沫橫飛的先生們、講台下偷打PSP的學生、中午時分提著便當盒的母親、家裡頭雀躍歡騰的火鍋盛會
        生活中,有開心的、煩惱的、生氣的、無奈的、厭煩的、恐慌的、著急的、不知所措的,有這麼多這麼多的情感,這麼多這麼多的變化,只要你仔細觀察,用心回想,無處不是風景,到處都有故事。

靈感線索(Ⅱ)藏在書本中

        喜歡寫故事的人,通常也喜歡聽故事。久而久之,所有儲存腦海中的故事自己分門別類的閒置著。
     我望著窗外,看到融雪帶來的水氣已經形成一團無邊無際的濃霧,除了離我最近的地標,一切景物都模糊不清,正如我那失焦的人生。(漫步在海邊)
   建築物並非大得誇張,卻是精緻的驚人,濃濃的歐陸風情,坐落在老街尾的小丘上,有個矮籬笆和鐵欄杆雕花的小門阻隔著,磚紅色的外牆上頭一道道是白色窗櫺,屋頂覆著黑瓦片,左翼上頭有個銅製的大鐘,右翼則是個鏤空著小閣樓的尖塔…。(異人館) 
   ‘記憶如此鮮明,彷彿身歷其境 燒樹葉的煙味、十一月陽光把公路護欄上的反光標誌照得閃閃發亮 令他又驚奇又心痛。(史蒂芬˙金 /
必須品專賣店)

        你讀過了什麼人刻劃過的湖邊小徑,又讀到了建築物的印象,那張揚的華麗,然後是身歷其境的氣味,這書中一筆一劃,或多或少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當你開始動起了筆,就好像給了它一個出口,如流水般源源不絕的,想要湧了出來,成就了你自己的故事與風貌。
        使用文字,彷彿將腦中一個又一個畫面,以最貼切最深刻的文字呈現,效果比電影聲光還精彩,表情比電視演員還要生動,莫名的讓人沉溺其中,久久不可自拔,這就是文字的玄妙之處。

靈感線索(Ⅲ)藏在旅行途中

        當然,如果你的旅行是屬於 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走馬看花,要從中吸取靈感,恐怕除了有極為強大的集中力與想像力,不能有太多功效。
        這裡所說的,是可以靜靜的,觀察與欣賞各個地方文化歷史,或者是生活方式的異同。你需要一些勇氣,說些你不熟悉的語言、嚐些你不曾吃過的東西、走在不認識的街道上、探訪一些你感興趣卻從來沒有機會看過的東西。
        這些大異其趣生活文化上的差異,很多時候可以激發你的腦力激盪,將腦海中的思緒與靈感碰撞出火花來。然後你會產出一篇遊記、或者是圖文並茂的照片文字說明、也可能是篇討論異同的生活小品、再不然以不同時空背景為題的故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靈感線索(Ⅳ)抓住它,一閃而逝 

        有的時候靈感來得莫名其妙。有些人在上廁所的時候,天外飛來一筆。有些人在洗澡時,腦海中莫名閃現靈光。有些人對著窗外捧著杯咖啡,見了一閃而逝的流星有了想法。有些人則是特意將自己放在一個舒適輕鬆的所在,然後等待靈感醞釀。
        然而同整以上條件,可以發覺,所謂靈感,所謂思想,需要:

        (1)安靜 / 寧靜 / 平靜。
        (2) 獨處!!!! 


        思想是很個人的事,無法獨處的人,沒有時間好好思想。 當你能夠思緒清明時,所構思的人物性格,表情,聲音甚至說話內容,會自然而然的出現在你面前,而你所要做的,只是盡其所能將腦海中所見,詳實的刻劃下來而已。
        如果你想寫的是故事,那麼你可以拿著一張紙和一隻筆,然後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什麼樣的故事?發生在什麼樣的地點/ 時空?主角人物分別是?
        再細一點,可以問到:他們是什麼性格?有什麼背景?可能的衝突點是什麼?
        越問,故事藍圖會越明確,問得越深,情節線的脈絡也會越清楚。(請參閱下圖一)
    圖一.jpg  
        如果你打算寫的是討論性文章,同樣的可以將跳脫紛亂的想法逐一寫下,整理分類,然後可以從中找尋方向。(請參閱下圖二)
圖二.jpg  
      
        找尋靈感的方式和小技巧有這麼這麼得多,礙於篇幅,這裡只能提出幾個小撇步,提供大家參考。看了文章的各位,你曾試過以上的方法嗎?或者你是否有更多更好更便利的方法可以提出來,讓大夥兒們一起嘗試看看呢?
        如果你願意,請加入我們的討論吧!辦法請見培根部落格http://ebacon.pixnet.net/blog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八十九期春季刊電子報。〈2010年2月1日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教學小故事

        就說小四的寫作故事吧。如何把真實的體驗,轉化為抽象的心情與喚起類比回憶呢?這是給10歲學童的寫作挑戰。
        毓庭反應快,將辣椒的火熱和天氣的熱度連結,她說:「吃到了紅紅的辣椒,讓我舌頭發麻,讓我想起夏天家家戶戶都開冷氣,而學校裡卻沒有冷氣,好熱啊!」;「吃酸梅酸酸的感覺,讓我想起流浪狗,看到小狗可憐的模樣,真是令我心酸。」;「有人拿到考卷,像是吃了一整包的黃蓮粉,傷心的哭了起來…」宥蓁技巧的將苦滋味與傷心畫上等號。霈縈很能’掌握譬喻的奧妙,她說:「吃到了甜甜的跳跳糖,我彷彿來到了美麗又溫暖的大天堂。」
        支持學生抓住敘事簡句之後,再支持他作場景描述與發展內容,小四文章表現精采可期喔。

        再看小六的教學故事。最近的課題是觀察真花、枯萎的花和假花。拿生命與無生命的花作對比思考,課室中討論了真花、假花的優缺點,類比物和人的特質。子芸說:「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真真假假的事物… 好比『山寨版』的商品。這是侵犯別人的版權… 不良的商品有時還會導致生命危險。」討論仿冒品在當今社會的總總怪現象。
        寫作中,有的描寫了花的形態與轉變,進而思考其存在意義。「枯萎的花,莖由翠綠轉為枯黃,不再具有韌性而在一層一層的剝落。從前的它,是個活潑充滿生氣的小男孩,而現在,它卻像個病奄奄、寂寞的老人」冠宏如是說。
        也有思考了花朵與人類都有共同宿命,家均將最近上了頭版的巨星麥可‧傑克森的生命歷程比喻為花朵,討論其真實璀燦、整型虛假和服藥淬死等巨星殞落等諸階段,這樣貼切的比擬,讓人拍案驚奇。 

        學者梁啟超的筆力千鈞,後人推崇他的文章「筆鋒常帶感情」。這次國中學生嘗試將議論蘊含於感受豐富的描述中,師法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青蛙」寓言,討論天地萬物存在之道。在寫作中,有提及父母對子女的期許:昀臻的寓言故事寫道:「…那次不理想的模擬考是惡夢的導火線,我以為自己盡力了,但是媽媽並不了解,硬塞了更多的包袱給我…」她並有感而發諸議論:「…看著眼前的犧牲者,那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浮現在腦海,我以為,唯有以對的方式幫助孩子,才能讓他們成功飛向天空。」他做了令人深思的結論。

        得意的教學故事不勝枚舉,令人驚艷的學生論點更是後浪推前浪,層層飛花。學生無窮盡的創造力,總讓培根老師驚喜之餘質疑自己:
        「創造力真的是我教出來的嗎?還是學生本來就有創造力,我只是因勢利導而已?」
        大哉問!
        這是真的,沒有所謂不會寫作的孩子,只有方法適不適合和累積寫作經驗多寡的問題。
        也許你看到這裡意猶未盡,請參閱我們的培根網頁: 17bacon.com.tw 或者以「培根作文」關鍵詞搜尋Google或yahoo都可以很快找到我們。
        在那裡,有孩子們寫作的笑聲心聲;在那裡,有老師們的教學故事要跟你分享。當然,我們的網頁還不夠好,仍在工程中敬請指教。


◎本篇同步發表於培根八十七期秋季刊電子報。〈2009年8月10日出刊〉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