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考小四,小三加油!

        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針對全球四十六個參與國家的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檢測。另一個由經合組織(OECD)主導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chievement),則針對十五歲青少年閱讀
、自然、數學能力測驗的評比。兩個檢測不約而同的指出,台灣學童的閱讀能力理解、統整和分析能力有顯著的不足。而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指出,小三前是學會如何閱讀 learn to read),小四後則是藉由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閱讀能力將決定未來的國民能否透過閱讀掌握知識與訊息,達到終身學習。目前PIRLS選定小四學生為對象實施閱讀評量,可知閱讀能力要及早培養。

雖然閱讀很重要,但是--

        缺乏閱讀習慣的孩子,視閱讀為畏途。
        我可不可以不讀?「呼~~ 好多字唷!」「唉呦,我不要看啦!」
        「老師,你唸給我聽……」

         老師嘆了口氣。疏於指導閱讀的老師可能三言兩語將文章精華、甚至要點分析都整理出來,讓學生照寫答案交差。可是有良心的老師知道:文本的理解過程中體會作者用字遣詞的奧妙、感受文中深刻的思想與情意餘韻,無法從他人提供的要點整理中獲得。閱讀重點不是找答案,也不是擷取優美詞藻而已,而是能藉由閱讀理解,培養思考與感受能力啊! 

        不少家長憂心的說,孩子很小就閱讀,不要說安徒生童話書了,連哈利波特、貓戰士、波西傑克森這樣大部頭的翻譯小說都看得津津有味,那… 為什麼的閱讀只達到表層理解,而無法作深層推論與批判思考?問題在哪裡,為何單只有讀進去,卻沒有消化成為認知思考的養份?

悅讀,我們可以作什麼?

        閱讀需融入生活。報紙、雜誌、廣告宣傳、地圖、食譜、小說,閱讀內容宜貼近生活, 我們的孩子能解讀生活訊息,繼而擴展至對他人生活思想情感的認識與欣賞,進而了解這個世界。閱讀需要自主性,也需要互動性分享閱讀樂趣。強制性的閱讀不受歡迎。孩子能自己選擇一本好書,靜靜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嗎;能參與同儕討論而言之有物嗎?能專注聆聽與深刻表述知見的能力嗎?能動筆書寫自己閱讀的心得嗎?

        培根暑期閱讀課程,將協助你培養孩子以上的閱讀知能。

        讀什麼?怎麼讀?歡迎支持孩子加入培根閱讀行列,大家一起來悅讀。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九十四期夏季刊電子報。〈2011年5月18日出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培根專業寫作 的頭像
    培根專業寫作

    新竹作文。培根寫作中心 www.17bacon.com.tw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