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年級寫作教學 (3)
- Jul 07 Tue 2020 17:24
109夏W3101小動物上學記 by張允誠
- Jul 13 Wed 2011 16:43
閱讀考小四,小三加油! by培根編輯群
閱讀考小四,小三加油!
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針對全球四十六個參與國家的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檢測。另一個由經合組織(OECD)主導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chievement),則針對十五歲青少年閱讀
、自然、數學能力測驗的評比。兩個檢測不約而同的指出,台灣學童的閱讀能力理解、統整和分析能力有顯著的不足。而中央大學教授柯華葳指出,小三前是學會如何閱讀 (learn to read),小四後則是藉由閱讀學習(read to learn),閱讀能力將決定未來的國民能否透過閱讀掌握知識與訊息,達到終身學習。目前PIRLS選定小四學生為對象實施閱讀評量,可知閱讀能力要及早培養。
雖然閱讀很重要,但是--
缺乏閱讀習慣的孩子,視閱讀為畏途。
我可不可以不讀?「呼~~ 好多字唷!」「唉呦,我不要看啦!」
「老師,你唸給我聽……」
老師嘆了口氣。疏於指導閱讀的老師可能三言兩語將文章精華、甚至要點分析都整理出來,讓學生照寫答案交差。可是有良心的老師知道:文本的理解過程中體會作者用字遣詞的奧妙、感受文中深刻的思想與情意餘韻,無法從他人提供的要點整理中獲得。閱讀重點不是找答案,也不是擷取優美詞藻而已,而是能藉由閱讀理解,培養思考與感受能力啊!
不少家長憂心的說,孩子很小就閱讀,不要說安徒生童話書了,連哈利波特、貓戰士、波西傑克森這樣大部頭的翻譯小說都看得津津有味,那… 為什麼的閱讀只達到表層理解,而無法作深層推論與批判思考?問題在哪裡,為何單只有讀進去,卻沒有消化成為認知思考的養份?
悅讀,我們可以作什麼?
閱讀需融入生活。報紙、雜誌、廣告宣傳、地圖、食譜、小說,閱讀內容宜貼近生活, 我們的孩子能解讀生活訊息,繼而擴展至對他人生活思想情感的認識與欣賞,進而了解這個世界。閱讀需要自主性,也需要互動性分享閱讀樂趣。強制性的閱讀不受歡迎。孩子能自己選擇一本好書,靜靜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嗎;能參與同儕討論而言之有物嗎?能專注聆聽與深刻表述知見的能力嗎?能動筆書寫自己閱讀的心得嗎?
培根暑期閱讀課程,將協助你培養孩子以上的閱讀知能。
讀什麼?怎麼讀?歡迎支持孩子加入培根閱讀行列,大家一起來悅讀。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九十四期夏季刊電子報。〈2011年5月18日出刊〉
- Mar 29 Mon 2010 13:54
今天要記什麼? by蜜老師
今日要記什麼?
理念:全體培根老師 主筆:蜜老師
三年級的課程裡,安排了好多日記的寫作練習,搭配著學校教學,老師們期待孩子可以隨著練習信手拈來,洋洋灑灑的,將生活中的樂趣、發現、與心得,陳述下來與別人分享。
很多人都認為,寫日記是寫作中基本的基本,人人都能寫,只要你想,生活中大小瑣碎事,都可以成為一篇好的素材。
然而當你看到,孩子們寫出:「今天是中秋節,我們要去烤肉,還去買東西,媽媽買了雞肉、牛肉、豬肉還有沙茶醬,買完了我們和叔叔阿姨會合,我們開車去一個山上,開了好久好久都還沒到,我們都肚子餓了。我問媽媽可不可以吃餅乾,媽媽說不要吃太多,不然等會兒會吃不下。好不容易終於到了,我們都很高興,然後一起去烤肉。真是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媽媽說,文不對題。不是要說有關於烤肉的事,為什麼卻只說了買東西和開車的事呢? 爸爸說,這是流水帳!你可以寫特別一點的事啊,為什麼只是平鋪直敘的把那天的事一件又一件的數出來?
會不會,大人的標準太高了?
有沒有可能,我們誤以為寫日記是件太簡單的事?
什麼叫做找些特別的事寫?
孩子說:「可是我每天都過的一樣,完全沒有特別的事啊!」「如果連每天發生的事都不能寫,那我到底該寫什麼?」「爸爸、媽媽想看到的到底是什麼?老師要求的又是什麼?」
好多的苦惱呢!
孩子發脾氣了,敲著鉛筆說,「那我就是不會啊!」
給你一枝情感的魔棒
比起告訴孩子可以寫這個、可以寫那個,有沒有可能,給他們一枝充滿觸感的魔棒,讓他們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尋找樂趣?
生活中發生過什麼事呢?用著記憶的網,把發生過的事件記錄下來。
它們有的是開心的事、有的是難過的事;或許有讓你勃然大怒的事,也可能是為了什麼而感動的事;當然還有哭泣的事情、擔心的事情、倒楣的事情、和許多糊里糊塗發生的事情…。
鈺嵐以生氣為主題,他說:「昨天我要進教室的時候,一大堆女生跟我要貼紙,好像我欠她們的一樣,我說不要,另一個女生說,如果不給,你就不能進來,我只好把貼紙給她們。」而繹恩提到了學校的廣播,她寫著:
「今天總務處的老師廣播,她說如果有人撿到一千元,一定要還到總務處,因為那是人家的海報錢。」
以這樣的分類法來看,原來可寫的事情還真不少呢。
比一比,它們有何不同?
再看看另外尋找素材的方法吧! -- 找找看,生活中,今天和昨天,或者和平常的每一天相比,你發現哪裡不一樣了?
我們可以用眼睛尋找、以耳朵傾聽、運用靈敏的嗅覺來尋找、然後還可以以觸摸的方式來感受。
換了新教室、操場上堆滿紅土、有一位戴眼鏡長頭髮的代課老師、中午的時候教室裡飄著瓜子肉的香味、上學的路上有一間燒得漆黑的房子、天氣變涼了、窗戶外頭有小鳥兒在歌唱、新發的課本滑滑的、同學感冒了「咳咳咳!」的好嚇人。
今天、昨天、明天… 求學生涯的每一天,看似相似,卻會因為個人的心情、周遭環境的變化而有些微的不同。有時候我們會「見山不是山」,可沒多久我們或者又「見山是山」了。
找找生活中的人物臉譜!
生活中接觸了這麼多的人,有的是常見而印象深刻的,有的則是不常見卻也留下深刻印象。
班上的同學、補習安親班的朋友、老師們、主任們、鄰居阿姨叔叔、交通車的伯伯、賣早餐的胖太太、當然最親密的,是我們爸爸媽媽、兄弟姊妹、還有祖父母、叔伯親戚們。
他們每個人在我們心中,都有一張特別的臉譜。無關長相穿著,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反倒是呈現出來的氣質個性。
這是個愛皺眉頭的老先生、那是個總是準時為花草澆水的漂亮阿姨、妹妹是個愛生氣的火藥罐子、爸爸是個很酷的人、弟弟是無憂無慮快樂的小飛俠、學校班長是個很厲害的人、我最討厭那個總是留著鼻涕的小明、還有偷偷告訴你,我有一個喜歡的人…。
每個人物分別帶出了一段或長或短的回憶,這些經歷的過往難道不能放在日記中嗎?當然可以!
日記,顧名思義,是記錄當天發生的事。然而在夜晚臨睡前,反省回顧自己,所思所想的事情,難道不也是個好的記錄嗎!
很喜歡楷程描寫打棒球時候的筆觸,雖然是三年級,已經懂得使用成語為文章加上調味料的楷程,不但將事件描述的栩栩如生,連聲音與對話也不放過呢!
「… 第一棒打了打沙子,發出『煞煞煞』的聲音,這個聲音讓我毛骨悚然,起雞皮疙瘩,結果第一棒被投手
– 號稱會把人戲弄到比下地獄還要痛苦的曲球給三振掉了。」
「 換我打了,我看到他和捕手說
:『我第一球會投曲球,第二球我會投旋球,最後一球投直球。』結果,他失投了。我看好了這顆從曲球失投的直球,我用盡所有的力氣,大棒一揮,那顆球一直飛、一直飛,飛到了千里遠。我最後踩到本壘時,隊友都高聲歡呼,我也覺得很高興,因為我打到了投手第一顆失投的球呢!
」
他是不是寫的很棒呢?
你也喜歡寫日記嗎?你也想寫出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嗎?
那就和我們一起,用筆記錄生活吧!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八十八期冬季刊電子報。〈2009年11月9日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