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寫作課 -- 大自然的復刻版

    夏季(暑期)課程,因為陽光明媚的關係,總是活動力佳且熱鬧的。有的課程品嚐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有的課程扮作小記者,觀察記錄生活週遭工作的人群們;有的課程吹著肥皂泡泡,想像自己是個飛翔的小使者;而這一回一部份的國中同學還有英文班的同學們,追尋著自然的軌跡,探尋原由、思考或者追憶。

    這門課程有幾個需要完成的部份,首先是尋找拓印主題,接著是如何將主題以最完整,或是最有目的性的拓出,而後是視覺的分析描述,最後是感性的思維與擴散。由於細微講解之處恐怕佔用太多篇幅,在此就不加詳述。

    迎著暑氣,耀目的陽光穿透葉片,形成一道道光束,灑落在孩子的肩頭。原本活潑的男孩子們匆匆迎向小公園,邊拓印順便感受離自己不遠的童年時光;較為害羞的女孩子們這時也三三兩兩,結伴著尋找可當主題的拓印對象。

   「我發現哪,筆要這樣拿才塗得均勻。」細心的同學甲說。
   「哎呀!我的手滑了……」不熟悉操作,紙張一時沒壓穩滑了開來,只見同學乙苦著臉說道。
   「喂!喂!來看這個,這個地方拓起來很奇特唷!」蹲在樹下的同學丙招呼著大家。

    彷彿第一次看見般,原本熟悉的行道樹、常見的小花叢、不起眼的公園涼亭、一旁的石椅,換個角度、變了高度,樹冠顯得那麼高,小草顯得那麼青翠,環繞著的小螞蟻們勤奮向前,攀呀爬得走在樹皮的裂縫間。這群孩子們認真的臉,在陽光下如此的耀眼。

拓印.jpg    這是隆起與凹陷、不整齊的凸點、有如蜘蛛網狀般的高速公路、是戰爭的傷痕、是某種古代密碼、感覺上是一群螞蟻搶奪食物、月球表面山谷低壑、人生的高低起伏、蜿蜒的河川、堅強的求生意志、離開母親的感傷……。(右圖/劉欣宇拓)

    凝視著拓印,有的人習慣陳述事實,描述點、線、面的軌跡;有的人充滿想像,直接與舊經驗連結,觸發想像思維;還有的人習慣以感性起頭,描繪心中所感,那絲絲的情緒。

   「一片落在大樹下泛黃的落葉,因為我的拓印,變成了一個被印在紙上永恆的回憶。」元騰的起頭似乎帶著人進入追思的源頭。

    冠樺描述著再度回到拓印點,她似乎聽見了大樹的低吟「我佇立在他面前,抬頭仰望,細細的微風穿梭在葉片間,陽光灑在上頭,瞇著眼睛瞧,他搖擺著……他似乎輕聲說『歲月的河川留下了痕跡,每沖刷一次,我又皺摺了許多,看得多廣,就算再老,身心也很茁壯……。』」

    玉川輕易的將拓印融入史跡,他說「一棵棵老樹闡述了上千年的歷史,粗糙的外皮彷彿讓人回憶起前人寶藏的密碼。……樹皮上的凸點,是商代所使用的甲骨文,幾世紀以來,它還在等待能發覺它背後故事的人的到來……。」

    生活,可能很平淡,它或許是一個又一個固定區域所連結組成的,然而如果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模式,換一個高度,轉一個方法來審視我們的生活,抓著一枝筆桿,帶著敏銳的觸覺,生活中處處是驚喜,人群裡各個是素材。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培根九十五期秋季刊電子報。〈2011年8月13日出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培根專業寫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